3、主要目的相同,可防止细菌、污染物进入创口,减少再次感染和发炎风险,相当于伤口的“临时保镖”。
4、伤口处理主要步骤相同,先消毒清理,检查有无异物,确认无异物后再使用。
不同点:
1、医学归类不同。创可贴含药物成分——苯扎氯铵,一种广谱杀菌剂,所以又叫“苯扎氯铵贴”,主要由干胶布+含药吸收垫+隔离渗透膜组成,属于非处方药品,批准文号是“国药准字”;创口贴由医用胶带+吸水护垫+离型纸组成,无药物成分,属于医疗器械,注册证编号是“械注准”。
2、材质细节不同。创可贴与皮肤接触部分是透明胶布,尽可能不对生活带来困扰;创口贴是纱布成分,可吸收创口分泌物。
3、处理创口不同。创可贴重点对伤口进行固定和保护,减少创口的扩张;创口贴能对创口严密封闭,吸收分泌物,有助于伤口保持干燥,加快愈合。
4、保护方式不同。创可贴包含的药物,主要是消炎、杀菌,防止再次感染;创口贴重点把伤口与外界隔离,以物理方式保护伤口。
5、尺寸大小不同。创可贴比较小,主要是居家可处理的小创口,消炎+简单防护,创口贴大小不等,比较灵活,可根据创口大小,选择不同的贴片。
实际上,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除了把“创可贴”与“创口贴”搞混之外,对使用功效也有不小的误解,典型的有3个:
一是把创可贴/创口贴等同于“防水贴”,虽然都有一定的防水功能,但不能绝对隔离水分,还是要尽量避免水分与伤口接触,伤口频繁接触水分,相当于细菌的“神助攻”,不利于恢复。
二是将创可贴/创口贴当成“裹紧贴”,包得越紧越好,伤口包裹得太紧,会加重疼痛肿胀,不利于血液流动。
三是把创可贴/创口贴当成“长期贴”,通常不要超过24小时,包的时间太长,反而会引发感染。
归根结底,创可贴是一种外用药品,保护伤口、止血、促愈合;创口贴是应急医疗器械,短时间内隔离和保护伤口,防止细菌引起二次感染,不治伤。
但临床发现,创可贴外用止血也有很多人用错了,它并不是受伤就用,它只适用于3种伤口条件:
一是整齐的伤口,犬牙交错的伤口不能用,也不合适用。
二是清洁的伤口,当伤口已有分泌物,或伤得血肉模糊,不能用。
三是浅层较小的伤口,太长的伤口,超出了创可贴的药包覆盖范围,兜不住会侧漏。
记住有6种伤口,创可贴和创口贴都不能用:
1、伤口有异物时,未取出异物,未充分冲洗消毒时,不能用。
2、扎到铁钉时,要送医处理,打破伤风疫苗,不能用创可贴或创口贴。
3、被猫狗抓伤、咬伤,要及时打狂犬疫苗,不能用创可贴和创口贴。
4、烫伤引起皮肤破损、渗液,不能用创可贴或创口贴。
5、糖尿病人的伤口,用创可贴或创口贴,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。
6、皮肤疖肿、化脓的伤口,用创可贴或创口贴,会加快细菌繁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